一、人员要求
工作态度、作风和认真负责;
了解布点原则,掌握采样技术规定及质量控制要求,正确使用采样工具;
掌握采样区域各种样品的采样目的、采样方式、样品重量、样样品编码规则、样品运输和保存条件等技术要求;
了解土壤分类方法、在现场能够正确辨别土壤类型(必要时可请教土壤专业人员);
能结合地形图和具体实际情况、使用GPS确定采样点位,以及航迹的保存和导出。
采样前,要了解米样区域农业生产情况、土地利用现状、行政区划图等资料绘制样点分布图,制订采样工作计划;准备釆样工具和物资等。
二、布点原则
代表性原则
(1)监测单元确定要参考土壤类型、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商品生产基地、行政区划等要素的差异,同一单元的差别应尽可能地缩小(如种植类型)。
(2)根据不同污染类型采样
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和和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点,根据风向、风速及污染强度等在主导风向适当增加采样点;
污灌水污染监测单元,采样点应根据水流路径和距离来考虑,采用按水流方向带状布点或采样点自纳污口起由密渐疏
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和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采用均匀布点
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
相对一致性原则(可比性原则)
为全面客观评价士壤污染情状况,要做到与土壤生长作物监测同步进行布点、采样、监测,以利于对比和分析:每个样点的土壤和作物要尽可能同时采集,每个采样单元的样要尽可能均匀一致,每个子专题的作物要尽可能为同一品种,每个样要尽可能与上述采样点有关联关系。
可行性原则
为做到不同样品的同地采集,可以以农户地块为土壤采样单元,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收获季节再采农产品;如不能同步采集则须入户收购。
计划性原则
采样前,应按项目要求在相关地图上标出采样点位(必要时进行调查和勘测);在实际采样时按计划实施采样,若有变更须注明理由(比如污染状况的变化和环境管理部门的新要求)
三、采样方法
混合土样的采集方法
1、梅花形采样法:不少于5点,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开阔,土壤相对均匀的田地。
2、对角线采样法:5~9点,适用于污水灌溉或受污染的水灌溉的平整田块,对角线分五等份,以等分点为采样分点。
3、棋盘式采样法:适宜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匀称的地块,设分点10个左右;受污泥、垃圾等固体污染废物污染的土壤,分点应在20个左右。
4、蛇形采样法:设分点15个左右,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太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多用于农业污染性土壤。当样品采集量大时,可将各分点混匀后用四分法取1KG土样装入样品袋,多余部分弃去。
四、样品保存要求
分析无机物土样用布袋装,有机物土样用预处理过的棕色磨口瓶装,鲜食植物样用干净的潮布袋装,并放在冷藏箱和冰箱冷藏室或进行保存(非鲜食的植物样品除外)
由于某些植物样品在风干过程中会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必须用新鲜样品进行分析的,应及时送回室内进行处理。
土壤检测项目包括PH、总铬、铜、锌、铅、镉、镍、氟化物、六价铬、硫化物、有机质等,北京清析技术研究院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平台。